视频01:多条短信同时发送【一次发1~10条均可】
视频02:伪基站发短信实战【8小时发短信15万条】



高科技短息機是最新的廣告技術,可以將SMS實時發送到您周圍的活動手機而無需任何信用,它意味著100%免費。
本機可以通過500 m的頻率自動向所有操作員發送SMS信息,甚至達到2 km。
您的SMS會發送到機器半徑範圍內最近的手機,而您無需知道手機號碼(無需數據庫)
該機器也可以用於安裝在您的汽車上的Mobile,因此您可以將SMS發送到目標區域。
品牌,外展或廣告活動的一種非常有效的廣告方法。
為什麼高科技短息機可以在沒有信用,數據庫和互聯網的情況下發送SMS?
這種功能強大的高科技終端設備使用基站技術,並且能夠檢測周圍活躍的手機,並可以通過直接從該設備發送的頻率直接發送SMS。
因此,您不再通過運營商發送SMS,而是通過此設備發出的頻率直接傳輸SMS。
因為目前只有AGSMS具有最先進的技術和最好的軟件功能。您在市場上找不到的高科技終端產品的一些出色功能包括:
最長字符(318個字符和1300個字符)
內置頻率查找器的功能
自動切換操作員功能
即插即用功能
GPS功能
一站式控製網站功能(向其他賣家詢問!)
黑名單功能
發件人名稱:数字、英文、字母數字组合發件人!
当节日的欢庆氛围弥漫神州,有一群北疆儿女正以独特的方式向祖国告白。他们坚守在电网调度台前、巡逻在戈壁边境线上、飞针走线于刺绣工坊中,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征程,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对祖国最深沉的爱。
电力夫妻的深情坚守
国庆节清晨,内蒙古电力集团包头供电公司调度中心楼前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吴强和董朋夫妇已开始了一天特殊的工作。
这对同在调度管理处工作的夫妻,岗位相距不过百米,却因工种差异过着“有时差”的生活。吴强作为主网调度班负责人结束夜班回家时,常遇上正要出门上早班的妻子董朋。楼道里的短暂相遇,成了他们一天中最珍贵的交流时刻。
“今天负荷平稳,但要重点关注重要线路。”“我已对接相关单位,情况会及时同步。”没有过多寒暄,简短的叮嘱既关乎工作,更满含牵挂。
“这已经是我们连续第八年在岗位上度过国庆节了。”吴强注视着监控屏幕上跳动的数据说道。就在“双节”前夕,包头地区用电负荷持续攀升,公司全面进入“保电战时状态”。
在监控台前,董朋的目光如扫描仪般巡视着每个可能异常的数值。“必须时刻关注运行状态,准确判断告警信息。任何疏忽都可能影响供电安全。”说话间,她的手指在键盘上轻快跃动,迅速处理了一条线路过载预警。
“记不清有多少节日没能一起过了。”吴强坦言对妻子心怀愧疚,但更多的是相知相惜的感激。他始终有一个信念,既然选择了这个岗位,就要担负起肩上的责任。
戈壁新警的界碑誓言
“张经理,国庆期间要加强安全管理!”“李大娘,做完饭记得关好煤气阀!”
10月1日一大早,内蒙古边检总站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博源警务室的“90后”民警王旭娟就忙碌着走访宣传、处置警情。这是她入警后第一次在岗位上过国庆节,充实而意义非凡。
28岁的王旭娟,2024年通过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投身边疆,成为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的一名移民管理警察。她所在的博源警务室,坐落于阿拉善右旗的茫茫戈壁中。
完成上午的巡逻任务后,王旭娟稍作整理便与战友再次出发,前往边境线开展踏查。
“今天,我们在边境线上为新中国庆祝生日!”在一处边境铁丝网前,王旭娟和同事们展开鲜艳的五星红旗,庄严宣誓:“我是中国人民警察,我宣誓……”巍巍界碑前,她举起右拳,目光坚毅,铿锵誓言在空旷的戈壁回荡。
“曾经以为警察就是破大案、抓要犯,现在才懂得,平安的意义更多的是平凡的坚守。”王旭娟说,“看到边境祥和、群众安宁,就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爸妈看到我在戈壁举旗的照片,既心疼又骄傲。”她微笑着说:“但我想告诉他们,祖国需要的地方,就是我该去的地方。移民管理警察的国庆,就应该和国门、界碑在一起。”
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阿拉善右旗2.8万平方公里的边境管理区内,40多名像王旭娟这样的北疆移民管理警察正坚守岗位。他们走访牧户、穿越沙漠,用青春践行使命,以忠诚守护平安,绘就新时代驼乡儿女心向党的动人画卷。
非遗绣娘的指尖礼赞
10月1日,秋日暖阳温柔地照进兴安盟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的哈布日刺绣工坊。札萨克图刺绣兴安盟级代表性传承人包春花和姐妹们围坐绣桌,指尖轻捏金线,在红绸上稳稳落针——她们正用这项古老技艺绣制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献上北疆儿女最真挚的祝福。
札萨克图刺绣是根植于科右前旗的传统民间技艺,作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承载着科尔沁草原数百年的文化记忆。其针法细腻、图案鲜活,一针一线间尽显草原生活的温度与厚度。包春花的刺绣人生便源于这份传承,童年看母亲绣制蒙古族日常用品,丝线穿梭的光影早已深印心底。2016年,她拜师札萨克图刺绣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包良花后,将传统技法磨炼得炉火纯青。
如今,包春花不仅是技艺纯熟的“刺绣达人”,更在兴安盟培训了千余名刺绣爱好者,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喜爱这门传统技艺。她巧妙融合传统刺绣与现代生活,让作品焕发新生——从蒙古靴上的祥云,到笔筒绽放的萨日朗,再到鼠标垫上奔腾的骏马,她的作品既延续老手艺的灵魂,又洋溢着新时代的气息。
工坊墙上,“一针一线绣出北疆情怀,一丝一缕传承中华文化”的标语,道出了绣娘们的初心。(记者 蔡冬梅 刘宏章 高敏娜 徐跃)
下一篇:融铸北疆 同心筑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