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演示:外显号码是英文、数字均可,随意填写。多条短信同时发送【一次可以发1~10条短信】



高科技短息機是最新的廣告技術,可以將SMS實時發送到您周圍的活動手機而無需任何信用,它意味著100%免費。
本機可以通過500 m的頻率自動向所有操作員發送SMS信息,甚至達到2 km。
您的SMS會發送到機器半徑範圍內最近的手機,而您無需知道手機號碼(無需數據庫)
該機器也可以用於安裝在您的汽車上的Mobile,因此您可以將SMS發送到目標區域。
品牌,外展或廣告活動的一種非常有效的廣告方法。
為什麼高科技短息機可以在沒有信用,數據庫和互聯網的情況下發送SMS?
這種功能強大的高科技終端設備使用基站技術,並且能夠檢測周圍活躍的手機,並可以通過直接從該設備發送的頻率直接發送SMS。
因此,您不再通過運營商發送SMS,而是通過此設備發出的頻率直接傳輸SMS。
因為目前只有AGSMS具有最先進的技術和最好的軟件功能。您在市場上找不到的高科技終端產品的一些出色功能包括:
最長字符(318個字符和1300個字符)
內置頻率查找器的功能
自動切換操作員功能
即插即用功能
GPS功能
一站式控製網站功能(向其他賣家詢問!)
黑名單功能
發件人名稱:数字、英文、字母數字组合發件人!
编者按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力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今年虽然一些地方出现连阴雨,但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高产量是如何实现的?各地做出了哪些努力?如何实现新的目标?本版推出“粮食稳产高产靠什么”系列报道,寻找相关答案。
——编者按
中国饭碗将端得更稳更牢
朱满德
2025年,面对复杂气候条件和极端天气挑战,各地全力以赴确保粮食稳产丰收。
科技支撑是根本。为实现粮食稳产丰产,围绕“稳面积、攻单产、提品质”,农业农村部发布了一批粮油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各地因地制宜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技的融合与集成,助力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今年9月至10月的收获季节,一些地方天气条件不利,农业气象、农机收获、烘干设备等积极协同,为全国秋粮的抢收、降损等保驾护航。
政策保障是关键。为实现粮食稳产丰产,一方面,构建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生产者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农业社会化服务补助、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体系,常态化、稳定地支持生产者种粮。另一方面,针对多发自然灾害,中央多次拨付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助力粮食保生产、促丰收。
端牢中国饭碗,任务依然艰巨,挑战仍旧严峻。耕地资源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风险,极端气候和病虫害频发重发态势,北方资源性缺水问题,生产者种粮意愿下滑等因素,威胁着国内粮食的稳产丰产。
抓实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高标准农田就是粮食稳产丰产的“命根子”,需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新增建设和提档升级,完善配套、严抓质量、建管并重、压实责任,坚持良田粮用、有效防范“非粮化”。需注意北方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水利设施、节水灌溉等有机配套,系统增强其抗灾减灾和稳产丰产能力,夯实持续丰产的根基。
健全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稳产丰产才有保障。首先,需完善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农业政策体系,提升农业补贴的精准性、实效性和合规性,推动粮食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的扩面提质,织密种粮农民收益保障网。其次,充分发挥科技和市场的作用。例如,推广精准高效的农机作业,构建全链条“智慧种粮”新模式新场景,助力提效率、降成本、促减损、增效益。鼓励种业创新和优质良种扩繁推广,助力抗风险、增产量、提品质、增效益。完善粮食市场优质优价机制,通过市场引领、农民努力、产业链带动,助力农民种好粮、卖好价、得好利。
发展粮食社会化服务。推动社会化服务扩面提质增效是让小农户融入现代化生产并实现先进适用的科技装备向普通农户推广覆盖的重要手段。需持续壮大社会化服务主体,拓展粮食社会化服务领域,从粮食生产的单环节服务到多环节服务、全程式生产托管,从粮食生产服务到产前、产后服务,逐步形成广覆盖、与需求匹配的粮食全链条服务体系。
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让粮食生产的根基更牢、让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我们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中国饭碗将端得更稳更牢,农业强国建设和现代化强国之路也将更加行稳致远。
(作者系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湖南湘潭 :护耕地促增产
本报记者 谢 瑶
近段时间,湖南省湘潭市94.85万亩晚稻相继成熟,进入收割期,田间地头机器轰鸣,数台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收割、脱粒、碎秆还田等工序一气呵成,农户们正抢抓晴好天气收割稻谷。“有了政策托底和科技助力,我们干得更踏实。”看着稻田里轰鸣作业的机械,湘潭县石潭镇双季稻丰产示范基地的种粮大户唐仕民说。
作为湖南省粮食生产的重要产区,今年以来,湘潭市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以“种好田、播良种、育能手”为抓手,推出一系列涵盖耕地保护、生产服务、资金支持、强农惠农等领域的政策,扎实有力推进粮食生产,预计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56.93万亩。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今年3月底,湘潭发布2025年1号田长令《关于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全面提升耕地保护水平的令》,压实“党政同责、终身追责”的耕地保护责任,健全市、县、乡、村、组五级“田长”体系。通过强化执法监管,运用“空天地网”一体化监测技术,及时发现和制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行为。在提升耕地质量上,深入推进“耕地‘山上’换‘山下’两年行动”,将山上的陡坡耕地有序退出,置换并恢复山下条件更优的耕地,从空间上优化布局。
为实现“粮田多产粮、产好粮”,湘潭市农业农村局从要素支撑、科技赋能、示范带动、资金支持等方面发力。深化“投融建运管”五位一体,落实好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推进“小田并大田”,支持种粮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建设高标准农田。自2011年以来,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61.66万亩,占耕地总量的83.7%,平均耕地质量等级提升至4.57以上;推广以“春静模式”为代表的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加强规模主体培育。全市种粮面积30亩以上的规模种粮主体突破4522户,同比增加469个。
“今年,湘潭市农业农村局成立5个粮食生产指导服务组,分区包片深入生产一线,对各县市区加强惠农补贴政策宣传,开展苗情、病虫害监测,及时掌握生长动态,实现粮食生产任务乡镇调研指导全覆盖。”湘潭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陈志勇说。湘潭市还发布农业主推技术20项,通过“看禾订种”示范推广良种,主要农作物(水稻)良种覆盖率达98%。通过组织召开农机安全生产培训80场次,累计培训农机手6500余人次,确保水稻、油菜等主要粮油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稳定在80%以上。同时,促进新型、环保农机具使用。目前,全市已完成水稻机插机抛面积42.43万亩,报废农机具922台,发放补贴金额722万元。
湘潭聚焦粮食生产全链条,高效统筹调度资金,确保政策红利第一时间精准直达田间地头,激发种粮内生动力。今年以来,市、县两级统筹使用产粮(油)大县、商品粮大省奖励、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等资金,将促进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支持重点,累计投入粮油生产资金约3.4亿元。此外,深化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动“财金联动”支农模式落地。中国农业银行湘潭分行灵活运用“专业大户贷”、科技e贷、惠农e贷等产品及组合,支持涉粮规模经营户大额信贷融资需求,今年以来累计使用信贷支持涉粮经营大户164户、金额2.1亿元;针对粮食企业轻资产、周转快、季节性资金需求强等特点,通过“粮食基金贷”累计提供信贷支持1600万元。
同时,湘潭还在双季稻区域因地制宜建设6个市、县、乡领导联点重点水稻生产绿色高产高效基地和29个一般水稻生产绿色高产高效基地,集成推广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的服务体系,实施耕、种、收等全环节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推进全链条产业融合。
黑龙江绥化:政策红利增底气
本报记者 苏大鹏
金秋时节的黑龙江省绥化市,联合收割机在2780万亩良田中往复驰骋,车斗里的粮食堆成了金色山丘,打包好的秸秆整齐地被码放在地上。
“今年补贴了近3万元,加上水稻最低收购价稳中有升,算下来纯利润比去年多了好几万元。咱这粮食越种越有底气。”绥化市北林区秦家镇种粮大户张立军的450亩水稻已完成收割,手机还收到了农机购置补贴到账的信息。
近年来,绥化市通过统筹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加快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信息化、资源利用可持续化。“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绥化始终把粮食安全战略摆在首位,今年粮食作物种植计划提前15天完成。”绥化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宝峰说。
以务实政策持续提高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近几年,绥化市实施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推广大垄双行、一喷多促、水肥一体化等模式,推进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高标准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明显。
在庆安县久胜镇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防渗渠与智能喷灌系统构筑起现代水利网络。当地派出5支单产提升服务队每月定期下乡,从选种、植保到水肥管理,为农户提供全流程技术指导。目前,这种“专家联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服务模式已在绥化市13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广。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直接打至银行卡,农机购置补贴能省三成,还有生产者补贴托底,算下来每亩地成本能降200多元。”肇东市昌五镇种植大户刘刚的账本记满了2025年惠农政策红利。今年中央财政出台的强农惠农政策在绥化全面落地,从种到收为农户提供全链条支持。
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让种植户享受到满满的政策红利。今年备春耕期间,绥化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截至2月末投放春耕备耕贷款130.15亿元,同比增长7.32%,支持涉农主体8.1万户。针对不同作物的补贴政策更精准,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让肇东、青冈等主产区农户受益,“一喷多促”补助为大豆种植户减负。
为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绥化市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打造农业大数据平台,以数字技术赋能粮食增产。目前,当地10个县市区全部被确定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2024年,绥化市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92%,比2020年提高1.6个百分点。据统计,2025年绥化市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已发放超2亿元,带动农户投入6亿元升级装备,大垄密植面积从去年的143万亩跃升至584万亩,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超24万亩。
“十四五”期间,绥化共选育推广优良农作物新品种502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50余项、发明专利20余项,常规粳稻、大豆育种处于黑龙江省领先水平。
10月中下旬,肇东市象屿金谷粮食收储库,运粮车排起长队。“最低收购价托底,市场价又高于托市价,卖粮比往年省心多了。”农户李建国刚办完手续,粮款就直接打入银行卡。今年,中央储备粮绥棱直属库建仓三期项目启动,同步配套科技储粮与智能化设施,以技术升级护航粮食安全。
受益于政策红利,绥化市43家规上玉米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1098万吨,稳居全国地级市首位。2025年,绥化玉米生物发酵产业已形成9条产业链、50余种产品矩阵,从初级淀粉到高端保健品的全链条开发。
好政策持续推动黑土粮仓更大更强。以黑龙江省级“黑土优品”品牌为依托,绥化市突出“寒地黑土”区域品牌打造,“十四五”期间实现品牌价值1002.35亿元。
山东东营:抢收抢烘保粮安
本报记者 崔 浩
为应对入秋以来持续阴雨和局地强降雨对秋粮收储的不利影响,山东省财政紧急筹集农业生产救灾资金,聚焦烘干服务和机收作业两个重点环节,分两批拨付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并实行库款单独调拨、专款专用,支持全省各地加快完成玉米等秋粮抢收抢烘工作。
近日,趁着连续阴雨之后的晴朗天气,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盐窝镇七龙河村的农田里,数十台履带式收割机正开足马力抢收玉米。不远处的七龙河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粮食烘干车间,一座日处理能力达300吨的烘干塔正满负荷作业,收获的湿玉米经脱粒、筛分、去杂、烘干等工序后,含水量控制在14%以内,达到储备与销售标准,实现从“湿粮”到“商品粮”的顺利转化。
“秋粮抢收关键时刻,不能只盯着自家田地,也要为周边农户尽一份力。”七龙河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郭立保说。为解决“晾晒难”问题,盐窝镇政府与公司合作,主动开放烘干设备,免费为周边小农户提供秋粮烘干服务,提高农户秋粮议价能力。
田间抢收忙,政策送红利。利津县强化秋粮抢收农机设备保障,实施农机设备购置再补贴政策。对新购置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财政给予30%补贴;对新购置连续式粮食干燥机(烘干机),日处理量在100吨至300吨的财政给予35%补贴,日处理量大于300吨的县财政给予25%补贴,有效激发农机购置积极性。政策实施以来,全县新购置大型农机设备32台,筹措落实财政奖补资金200万元。
此外,利津县还积极畅通秋粮收购渠道,面对秋粮“高价无人收、低价不愿卖”的两难困境,依托粮食收购大户力量,集中收购散户易发生霉变的存粮6500吨,政府给予收购者每斤3分至5分的“兜底”补贴,为农民解决“卖粮亏、存粮霉”问题。
东营区加快推进农机购置补贴落实进度,将循环式烘干机、高精量小麦播种机等关键农机具纳入补贴范围,以真金白银为农业经营主体减负,推动秋收提速增效。
“今年农场新购置了一台210马力的大型拖拉机、一台高精量小麦播种机,一共补贴了8万余元。”东营市穗东农场负责人隋延锋告诉记者,今年这两台农机可是起了大作用。因为连续阴雨天气,冬小麦比往年晚播近一个月,大型精量农机的购置,将日播量由100亩提升到300亩,新农机的使用还能够提升出苗率、避免冻害。
东营区采取“一窗受理、一站式”及“下乡入户”服务,对购机者办理农机购置补贴实行“一次性办理”。截至目前,全区2025年符合资金结算条件的购机户223户,共购买补贴机具263台,补贴资金336.251万元。“补贴资金均通过惠民‘一本通’系统直接拨付至购机主体账户。”东营区农机推广室负责人王景国说。
东营市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在储备管理、宏观调控、监督执法、产业发展上协同发力,全力构建“粮安”新格局。在流通环节,统筹抓好政策性收购和市场化收购,加大省级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利用基金融资增信,提振市场活力,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
同时,东营市创新监管,执法效能持续提升。实行云上监管,充分利用“智慧粮库”信息化建设成果,对政策性粮食购销存全过程实行动态监管,实现对粮食收购、销售和库存数量、质量、温度、湿度、虫害等数据资源信息化动态监管,确保数据不落地、信息可追溯、远程可视,守牢“粮仓”。坚持部门协作,深入开展“铁拳行动”,充分发挥粮食执法联合监管机制作用,实行信用分级监管,认真开展粮食收购、粮油库存等各类执法检查,有力维护粮食市场秩序。
(责任编辑:刘芃)
上一篇:中国饭碗将端得更稳更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