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客户的折弯机丝杆出现异常震动!”近日,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亚威机床”)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出预警,其售后团队立即联系广州这家公司指导自检,并安排工程师上门检修。
“过去是机器坏了才抢修,整个生产计划都被打乱;现在有了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前预警、在线处置,避免了停机损失。”用户的反馈折射出扬州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的成效。
这场高效的“在线诊断”,源于扬州2022年初启动的制造业转型攻坚。当年,扬州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提出“千项项目、千家企业”覆盖目标。随后,一场面向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的“一企一档”精准诊断全面铺开,为企业量身定制数智“药方”。

亚威机床折弯机装配车间采用摊贩式流水作业装配。人民网记者 王丹丹摄
作为扬州“6群13链”产业体系中高端装备产业集群的链主企业,亚威机床的转型颇具代表性。这家国内锻压机床行业首家上市公司,早在2005年就启动数字化建设,用十年打通研发、生产、销售、管理全流程管控的“最后一公里”。其折弯机产品年产销量近3000台套,是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然而,进入转型深水区,产品远程运维的痛点长期没有解决。“‘一企一档’精准诊断帮我们找准了方向,坚定了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决心。”亚威机床技术中心总经理张培说。如今,亚威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接入设备1.2万余台,服务企业1500余家,实现了产品远程健康监测、预防性维护的全流程升级。
这场转型让亚威机床跻身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更重要的是,作为转型标杆,亚威机床已为扬州60余家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带动产业链协同升级。
在这一过程中,扬州提炼形成机械装备、微电子、汽车及零部件等10个行业级解决方案,发布70个“智改数转网联”应用场景(案例),支持链主企业和重点企业建设智能工厂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转型。

江苏奔宇车身制造有限公司实现焊装工序无人化协同。人民网记者 王丹丹摄
江苏奔宇车身制造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昼夜忙碌。改造后的生产线实现物料、技术文件、刀具精准投放,各环节高效运转。
“以前晚班受人工管理限制,设备有效加工时间仅50%,计划完成率40%。”该公司办公室主任江风介绍,在扬州市工信局牵线下,借鉴亚威机床经验,通过设备物联、管理系统搭建和流程优化,如今设备有效加工时间提升至70%,计划完成率达80%,整体产能提升40%,今年成功获评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
这样的“链式联动”,正是扬州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的核心逻辑。通过“一企一档”精准诊断,全市已累计为3517家企业开出数智“药方”,再通过标杆观摩、路演推广等方式,让企业转型有路可循、有样可学。

亚威机床数字化制造平台。人民网记者 王丹丹摄
“链主企业输出解决方案、共享数据资源,大幅降低了链上中小企业转型门槛,推动全链条要素共享、产能协同和效率提升。”扬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两化融合推进处处长吴子矜说。今年,扬州“6群13链”产业体系新增先进级智能工厂172家,占全市新增总量的92.5%,“智改数转网联”正成为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的核心驱动力。
转型路上,政策扶持全程护航。近三年来,扬州聚焦智能化改造、标杆示范创建等领域持续加码支持,今年推出“免申即享”奖补模式,让政策红利精准直达企业。
“上个月,我们上榜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后,10万元奖补资金就打到了公司账上。”江苏维扬乳业有限公司办公室负责人陈玲玲说。该企业已先后获评江苏省智能车间、省五星上云企业、省先进级智能工厂,政策红利持续为转型注入动力。
今年上半年,扬州启动新一轮“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整合资源赋能企业。目前,全市已构建涵盖超700项数字产品的服务资源池,以及20余款专属金融产品的金融资源池,从资金、人才、技术等多维度,推动传统制造业提档升级。
下一篇:南京小店,多亏有这些场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