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公共数据“加速跑”,江苏书写“数智”发展新篇章
开新能源车到哪找充电桩、去景点游玩什么时段不拥挤、新鲜蔬菜如何最快上餐桌……日前,江苏省数据局发布了2025年公共数据“跑起来”场景县(市、区)实践案例名单,体现了江苏各地在公共数据赋能产业发展、惠企服务、民生服务和社会治理中的创新实践与积极成效。当前,江苏各地的公共数据正在加速“跑起来”,让人们的生活、工作、出行变得更加便捷、智能。
数据绘就智慧出行新图景
作为长三角生态旅游热门目的地,近年来常州溧阳文旅市场持续升温,但节假日“人山人海”引发的排队久、停车难、疏导慢等痛点,成为体验升级的关键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江苏腾遥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腾遥科技”)创新打造“慧眼”洞察文旅大数据场景,通过政府数据与社会数据深度融合,构建了“预测—预警—预调—评估”分钟级闭环体系。
腾遥科技面向公众推出的“错峰游智能体”,让数据红利直达游客,市民李先生的周末之旅便是生动写照。上周六早晨,李先生计划带家人前往南山竹海游玩,出发前通过手机询问智能体:“今天去南山竹海人多吗?路况怎么样?”智能体迅速回应:“当前通往景区的主要道路车流量较大,驾车需约1小时40分钟,景区客流已达承载量65%,预计10点进入高度饱和状态。”在李先生犹豫之际,智能体主动推荐替代方案:“可先前往云湖风景区,当前客流较少且有儿童友好型湿地观鸟活动,25分钟即可抵达,建议下午2点半后再前往南山竹海,届时客流进入平峰期。”李先生一家采纳建议,在云湖度过悠闲上午后,于下午收到智能体实时提醒:“当前南山竹海客流回落,停车位充足,入园无需排队。”最终,他们顺畅驶入停车场,避开了高峰期拥堵,真切感受到“AI出行专家”带来的省心体验。
这一轻松旅程的背后,是“慧眼”文旅大数据平台的宏观调度与智能体个性化服务的无缝衔接。数据显示,该场景落地后,溧阳景区游客排队时间平均缩短35%,游客满意度提升至96.8%,同时带动交通、餐饮、民宿等关联产业配套升级,沉浸式演艺、智慧露营等新业态加速涌现。“我们最大的创新在于打破了政府数据与社会数据的‘玻璃墙’,用AI大模型将孤立的数据变成了分钟级闭环的‘决策大脑’。这让我们能提前30分钟精准预判拥堵,真正解决了‘看到时已来不及’的传统治理痛点。”腾遥科技总经理王蕾表示。
数据织就青年社交“智慧网”
“刚在小程序上报名了周末的猫鼠游戏,没想到系统直接推送了好几个报名同一场活动的小伙伴,这下组队不用愁了!”“00后”青年小周的开心体验,正是淮安市清江浦区数据赋能社交的生动写照。通过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策略,淮安市清江浦区构建了一个层次分明、场景丰富的社交生态体系,让藏在青年社交场景里的数据,成为赋能城市发展的动能。
符号跳动科技(淮安)有限公司(下称“符号跳动”)市场负责人任億告诉记者,公司发现淮安本地年轻人渴望社交,却苦于找不到同好,于是公司开发上线了同城兴趣活动平台,首场猫鼠游戏便意外火爆——傍晚的钵池山公园内,几十名年轻人手持手机,屏幕上跳动的定位点牵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老鼠”们穿梭在树荫与步道间巧妙躲藏,“猫咪”们则组队围追堵截,偶尔传来的惊呼与欢笑,增添了城市夜晚的热闹。随后,飞盘、剧本杀、徒步露营等活动接连上线。截至目前,平台已成功举办特色活动200场,单场活动最高参与人数达到200人,累计参与人数超过2万人,在本地青年群体中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口碑和用户黏性。
在满足兴趣活动之外,符号跳动敏锐地捕捉到年轻人对于轻量化、即时性社交的强烈需求。为此,公司推出智能“搭子”匹配平台,专门服务于寻找“饭搭子、酒搭子、游戏搭子、拍照搭子”等场景,让数据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不少年轻人通过平台匹配到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此外,为满足用户对社交品质、个性化及深度服务体验的高阶需求,符号跳动打造了“城市体验官”这一高端服务品牌,专注于提供城市探迹、商务接待、定制陪玩等高品质社交陪伴服务,目前已汇聚5000余名忠实用户。
当前,符号跳动秉持开放合作态度,探索企业数据与公共数据融合路径:借助隐私计算技术,将青年兴趣画像与公共设施分布数据结合,让文旅部门的惠民活动精准触达目标人群。同时,平台的本地消费热力数据能够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夜间经济布局等提供量化参考。原本服务于企业业务的“私有数据财富”,正转化为可供社会共享的“公共价值”,为构建智慧城市、提升治理能力、繁荣地方经济注入强劲的“数智”动能。
数据铺就水权交易新路径
在泰州市姜堰区,曾经“大水漫灌”的粗放用水场景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存水有收益、用水可交易”的智慧新格局。这背后,姜堰区水利局探索建立的“水银行”用水权收储交易平台正在重塑当地的水资源生态。
姜堰地处里下河腹地,河网密布、水量丰沛,“水资源用不完”的认知让节水意识在种植户和企业中较为淡薄。“以前我们用水都是大水漫灌,自从水权改革以后,我们都开始注重节水,这样既能节省成本,又能保护水资源。”姜堰区三水街道井贤农场负责人姜井贤说。作为农场负责人,姜井贤承包土地近600亩,灌溉量大,今年他确权用水总量15.23万立方米,实际用水量14.48万立方米,节水0.75万立方米。因为不太熟悉水权交易方面的流程,姜堰区水利局工作人员帮姜井贤把余量在线上卖出,最终他获得了114元的收益。
在破解企业用水难题上,“水银行”同样展现出强大活力。日前,泰州市东华帽服洗整厂(下称“东华帽服”)拿到了一张水权交易鉴证书,这张证书帮助企业解决了发展中的大难题,东华帽服主营服饰洗整,日常用水量大,由于订单增多,企业的核定用水量快要用完。在姜堰区水利局的帮助下,东华帽服通过农业用水权交易花费1.8万元,购买了20万立方米水量,成为我省首单跨行业农业用水权交易。“这次水权交易对我们来说是一场‘及时雨’,如果再买不到水的话,我们有很多大的订单就不敢接,对企业效益有很大的影响。”东华帽服负责人徐文东说。
据了解,2024年,150多名用水户通过水权收储、交易获得收益,完成农业用水权收储300单、收储水量513万立方米,交易额7.69万元,完成用水权交易289单、交易水量527万立方米,交易额18.24万元。“当前,通过‘水银行’用水权收储交易平台,已实现2025年农业用水权确权、水量监测、水量预警、政策宣传,目前正在核算2025年各电灌站用水量,为用水权收储交易做准备。”姜堰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水银行”用水权收储交易平台,企业可以直接了解到农业用水权供需情况,进一步促使“资源”变“资金”,助力集体增收、农民致富。(沈玉青)
来源:江苏经济报